

龔卓軍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總策展人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深耕當代法國哲學、身體哲學、美學與藝術評論領域,並為國內知名策展人。2017 年策畫「近未來的交陪」,獲2018 年臺新藝術獎大獎。著有《身體部署》、《交陪美學論》等書。

洪廣冀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洪廣冀為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為環境史、歷史地理學及科技與社會的研究者,目前正致力於林業耆老的口述史訪談,試圖重寫戰後臺灣山林與社會的歷史。

陳冠彰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土計畫、竹計畫策
族群文化研究者,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2009 年起與西拉雅族尪姨合作,開啟文化考究與故事採集,並從中觸碰到語言的散佚與「島語」敘事。近年關注議題有被排除原住民身份的平埔族群及鄒族獵人面對傳統與變動的權衡與協商。

游牧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候選人
喜愛地理與攝影紀實,曾徒步環島希望認識最細緻的台灣。個人研究以地形學為主,但喜愛所有的人地互動故事。陰錯陽差地擔任過體制內、外地理老師,也接觸過地形災害防救、地理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等研究,現正為了台灣西南部平原努力畢業中。

陳瑋軒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藝術家
赤腳、光頭的土人。曾是社區營造工作者、電影的美術製作,目前就讀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所陶瓷組,以高度勞動的方式製陶,將土地萬物、從前務農的快樂與哀愁、做工的志氣、對社會時事、土地正義等的看法與省思,轉換成富野性與諷刺意味的陶作。

辛綺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藝術家
「龍崎光節—空山祭」策展人及藝術家,作品含括膠彩繪畫、複合媒材以及裝置藝術,著重於生命的力量,源自與環境的對抗、歷練、和諧。因此在創作上,認 為作品之時空、地域性需要非常細膩的操作,不僅作品對現實環境上的介入, 現地製作或環境藝術的敘事方式。

黃瀞瑩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拔林工作站/植計畫策展人
評論人、策展人,《藝術觀點 ACT》企劃主編, 長期關注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與相關於原民場 域之實踐性行動,自 2005 年開始參與原住民當 代藝術之評論與研究至今。

蔡佩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University of London藝術史博士。將藝術視為思維與實踐的精練之道,也是一種人與人、人與物的連結技術,而書寫、策展、教育等皆為方法,關注著藝術的社會效力與廣義生態。